2010年9月24日星期五

20-somethings的爭議 - 李維榕

2010年9月24日 - 信報

有同事剛送女兒出國回來,心中仍念念不忘女兒的事。

她說:「在女兒就學的小鎮租了一間特大房間,原想好好地享受一番天倫之樂,沒想女兒一拿到宿舍鑰匙,就立即搬走,留下她一個人在旅館納悶。」

送兒女出國,不少近代父母都奉為天職。

孩子上大學,本來是人生一大階段、一件家庭盛事!有能力的家長,都會重視。整個夏天,聽到很多朋友的暑期活動,都與送孩子出國留學有關。

知易行難

下面是一段典型的對話:

父親:「我這一陣子很忙,因為要帶女兒到紐約找房子,讓她安頓下來才開學,8月中就要出門了。」

我問:「你熟悉紐約嗎?你知道往哪裏去找房子嗎?」

女兒:「他當然不知道往哪裏去找房子!我一早就對他說,我自己去就成,其實房子早有同學安排好了,我到了那裏就有地方下腳!」

父親:「你怎知道那房子是否合適?人生路不熟,紐約又出名是個罪惡之城。我怎麼知道你是否安全?」

少女長得十分健碩,父親卻是好好先生的模樣,如果遇上問題時,我保證他的女兒一定比他懂得保護自己,說不定還要幫他一把。

即使如此,誰也無法阻止父親陪女兒出門的決心。

有趣的是好幾位朋友送完兒女回來後,都是各懷心事,都覺得孩子不諒解他們的苦心,總是設法把他們丟掉。我的同事是一位成功的兒童心理專家,也逃不了同一命運。

她很不甘心地問我:「你對家庭關係那麼有經驗,會不會在處理問題時較為成功?」

我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絕對不是!」

知易行難,無論我們想得多周到,我們的行為總是自有主張,不聽大腦指使。專家的苦惱,就是有時明知故犯。

況且,知識是相對的,有時知識本身也會具有不同的面孔呢。

年輕人究竟需要大人多少協助才是合理?本身就是一項有趣的議題。

心態模糊

最近《紐約時報》用了很大的篇幅,討論二十幾歲年輕人的現況。這篇名為What is it about 20-somethings?的報道,引用了心理學家Jeffrey Arnett 的研究結論,認為十八至二十九歲時期的青年,仍然在發育中,他們既非青少年,又非成年人,他稱這個階段為emerging adulthood,所謂「成人的演變期」。這階段的年輕人大腦仍然沒有完全發育,情感重於理智,心態模糊,不知道自己是誰、究竟想要些什麼。

《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歸納了美國「20-somethings」 的幾項特性,包括居無定所、或仍然住在家中;不斷轉換工作,平均一個人要轉工七次;遲婚、或同居關係;生活仍需父母補給。總而言之,他們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弄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

二十幾歲的一代人怎樣了?這報道一出,立刻就引起很大的回響,有人認為 Arnett 的理論只着重個人內在心態,沒有考慮大時代的各種影響,例如政治、經濟、種族及家庭因素。也有人抨擊他危言聳聽,上一代人二十多歲就已經成婚生子,他卻掰說這年紀的腦筋尚未成熟,豈非讓年輕人更加不必為自己負責?

而反應最大的是二十幾歲的一代人,他們在網絡上紛紛發言,大都認為Arnett 的研究過於片面,尤其是emerging adulthood 所提出的所謂成人五部曲:完成學業、離家、經濟獨立、結婚、生子。他們說:「也許這根本就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難道不依循此路就不是成人?」

也有些仍然與父母同住的年輕人說:「並非我不想獨立,但是經濟不景氣,要找工作談何容易,不是自己想不停轉換工作,只是被解僱罷了。」

我問我二十五歲的姪女兒,她會有怎樣的回應。

姪女兒也是大學畢業後一直居家不出,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就索性不工作,正是20-somethings的典型。

她說:「不是自己想做的工作,何必浪費時間?我不覺得這對我的人生有任何好處。」

當然,必須家中能夠提供經濟支援才可以這樣說話。有趣的是,與姪女兒同輩的好些孩子都是同樣態度。嚴格說來,他們並非濫用父母的錢財,我看這些年輕人大都十分節儉,對物質生活沒有很大的要求,他們活在互聯網的境界,非必要時甚至拒絕家人的接濟,就是不肯為五斗米而工作罷了。

「預支」退休

怪不得《紐約時報》那篇報道的總結也是說,也許這二十幾歲一代的好處,就是多用十年八年去慢慢思考、慢慢成熟,起碼他們有機會想得清楚,自己研究想要什麼。不像上一代人閉着眼睛,被大社會牽着走。

不過,Arnett 的結論一定備受某些中國父母所愛戴,因為他們總是認為孩子需要自己,脫離了他們,孩子就不知道餓時吃飯、渴時喝水、分辨不出冷暖、須要添衣或減衣,當然更加無能選擇自己的配偶。別說二十多歲還是大腦發育不健全,到三十多歲,或四十多歲,都離不開父母的叮囑。

所以有人說,這個「20-somethings」的時代現象,起碼有一部分是拜「直升機父母現象」所賜。

在各種回應中,我覺得以下一個青年所提供的例子特別有趣:

既然要經過emerging adulthood,才能演變為成人,不如就好好享受這段時光,當作「預支」的退休生活,用整個二十歲數的光陰,慢慢找尋你做人的方向和抱負,最好是由政府建立一項援助基金,幫助我成功地達到「悟境」。

如果有人不贊同我這論調,也不必告訴我,因為我的腦筋還沒有完成發育,不會懂得你說什麼。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