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3日星期三

「問」比「學」更重要 - 李怡

2013年11月03日 - 蘋果

法國高中會考每年都要先考共同科目哲學,而每年的哲學考題,考試完後都會在社會廣泛討論。

一年前我在這裏介紹過2012年法國會考的哲學考題:

*工作能讓我們獲得什麼?
*所有的信仰是否都與理性對立?
*如果國家不存在,我們是否會更自由?
*我們是否必須尋求真相?
*工作的價值是否只在於「有用處」?
*自然而生的慾望是否可能存在?

今年法國會考的哲學考題有:

*言語是否只是工具?
*科學只限於驗證出事實?
*我們對國家有什麼責任?
*因為缺乏認知,所以我們進行詮釋?
*工作是否能讓人獲得自我意識?

這些考題沒有標準答案。評分是評核論證能力,考察年輕心靈的深刻程度。提出這樣的哲學考題,能讓年輕人很早就接觸大議題,刺激他們思考,認識到人生有不同的做法和想法。考題使人感受到社會對某些價值的重視與維護,也是對年輕人的尊重。填鴨式教育制度不會設這種考試。

問題啟發思想。高中畢業未必就投入工作,但至少會想到將要走進社會開始工作。「工作能讓我們獲得什麼?」「工作是否能讓人獲得自我意識?」這些問題年輕人未必想過,但哲學考題卻促使年輕人去想,由問題帶出對人生的思考,比較給他們一個現成答案更有意義。

蘇格拉底說:「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他說的「一無所知」,不是莊子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他是真的發自內心覺得自己一無所知。蘇格拉底生命中大半時間都是在市中心廣場與他遇見的人閒談,他不斷提出問題,從問題和詰難中讓人們「生出」新的思想,以追求真知灼見。因此,「問」比「學」更難也更重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