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0日星期一

體質再談「鬱、瘀、痰」 - 梁寧茵

2013年6月10日 - 信報

不論是治病或養生,中醫都離不開氣血津液的平衡。「氣」是肉眼看不到的動力,對外的屏障,可維持正常體溫, 促進新陳代謝等作用。

氣可升、可降、可出、可入。「血」是內在的養分。「津液」是血液以外,體內水分的總稱,有調節體溫,潤滑皮膚、肌肉、黏膜、大腸的作用。

氣鬱體質

先天遺傳抑鬱的性格,或長期生活不如意,工作或家庭壓力大,常常鬱鬱不歡,身體氣的運行就會受影響,形成氣機鬱滯的體質。氣鬱的體質主要的表現是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比較低下,敏感多疑,思想負面,精神時常煩悶不樂。

主要影響的臟腑是肝、脾胃的消化,以及睡眠等。可見肝經循行的部位不適,如胸肋部脹滿或走竄疼痛、婦女乳房脹痛;經常性、不知不覺地唉聲嘆氣,中醫稱為「善太息」。由於氣的運行不暢通、咽部常有異物哽阻的感覺、食欲減退、排便不正常、秘結或腹瀉、睡眠不佳等一系列的症狀。

瘀血體質

長期的鬱鬱寡歡, 除了可以誘發氣鬱體質外,也是血瘀體質形成的重要原因,因為氣與血有着相互依存的關係,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此外,後天損傷或久病傷了經絡的氣血,也是形成瘀血體質的成因。

瘀血體質的人可見面色及嘴唇顏色偏黯,面上或見色斑, 眼眶暗黑,皮膚比較粗糙,碰一碰容易有瘀青;中醫有句說話:「不通則痛」,瘀血阻塞經絡,就容易引起各種固定部位的痛症,如偏頭痛、胸痛、肩膊痛等,就是去按壓,不但不能紓緩,反而令之惡化。

很多婦女月經來時,除了有腹痛外,經血夾雜血塊,也是瘀血作祟的原因。 中醫有幾句說話是有關「痰」的:「肥人多痰」、「百病多為痰作崇」、「怪病多痰」。

痰濕體質

「痰濕」分有形及無形,是身體產生的病理產物,咳嗽時的痰液、感冒時的鼻涕甚至是婦女的白帶,也可稱為「痰濕」, 中醫稱為「有形的痰」,「無形的痰」是體內多餘的液體,流竄全身,停聚各處,導致多種疾病發生。例如體形肥胖或浮腫的人,痰濕就泛於肌膚,留在關節,就會有沉重、僵硬感。又有些人總覺得咽喉部有物阻塞,吐不出,又吞不下,中醫稱為「梅核氣」,就是氣鬱加痰阻於咽喉所致,因此,中醫有「百病多因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說,就是因為痰濕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雖然痰濕體質是有遺傳因素,但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少勞動,也會形成痰濕的體質。此類體質的人多易「發福」,尤其在中年以後更明顯,與身體新陳替代謝率緩慢有關。對外界的環境,如梅雨季節、潮濕環境,身體會特別敏感而覺得沉重,甚至睡眠不佳。

由於氣血津液互相影響,在現實生活中,混合體質比較單一體質更為普遍。例如氣鬱兼血瘀,陽虛夾痰濕。要防病抗衰老,就得了解自己的體質,才能在此基礎上因人因地因時而作出養生保健的方案。

作者為註冊中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