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2日星期一

香港:沒有家的買賣之城 - 占飛

2011年12月12日 - 信報

填充題:Hong Kong is a city of____,香港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問占飛這條問題的,是一個以惡搞出名的國際新聞網站,我想也不用想,就在空白的地方寫下「traders」這個字。是的,Hong Kong is a city of traders,香港是一個買賣之城。在這裏,每個人時時刻刻都在做買賣,或至少在盤算做買賣。

對香港人來說,只要價好,Everything is for sale,包括,不,應該說特別是自己和家人居住的安樂窩。一般(非香港)人不會輕易賣掉自己居住的地方,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一個自己擁有,可以一代傳一代的物業就是值得珍而重之的「家」。

自由市場

行為經濟學創始人、2002年經濟學獎得主卡內曼 (Daniel Kahneman) 稱這種要繼續擁有自己擁有之物的心態做「賦予效應」(endowment effect)。古典經濟學派不大相信有「千金難買心頭好」這回事,它深信在一個自由市場,買家和賣家最終總能夠就雙方皆認為合理的成交價達成協議。事實當然並非如此,很多人情願做一些「非理性」但「無遺憾」的抉擇,這就是人性。

難怪佛利民 (Milton Friedman)一類的經濟學家那麼鍾情於香港,這個城市多的是證明他們預測準確的「理性策劃人」(rational actor)。說得誇張一點但並非全無根據,香港是一個「對價格瞭如指掌,對價值全無概念」的社會(a society that knows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and the value of nothing)。

從外面看,香港是一個典型「贏家通吃的社會」(a winner-takes-all society)。在這裏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大多數人窮大半生的精力去趨富避貧、脫貧致富。可是由於機會與各種資本(包括經濟、社會、文化與其他資本)分配極不平均,龐大的財富只向少數人集結。這些「富爸爸」懂得怎樣驅使金錢為他們工作,他們累積的財富愈多、手握的資產愈升值,留給他人的利益空間也就愈來愈少。

珍貴回憶

可是從裏面仔細一點看,不難發現這些給社會界定為成功的人士往往是他們自己成功的犧牲品。原因很簡單,要在香港出人頭地,便先要「內化」(internalize)——即從心底裏接受——它那一套「只談價格、不談價值」的扭曲人性的價值觀。也只有抱着這樣的心態,甚至將它變成一種條件反射,才可以把握在市場上稍縱即逝的獲利機會。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買不起自己房子的人比比皆是。他們被標籤為一類獨特的失敗者——無殼蝸牛,其生活的狼狽、難過和沒有尊嚴可想而知。然而香港這個社會的荒謬在於:無樓的寄人籬下,像吉普賽人一樣每隔一兩年就要搬遷一次。可是,有樓的卻只把他們所住的房子視為保值和升值的工具,他們最關心的是樓價的升跌,只要價位符合他們的盤算,他們想也不用想就可以把承載着一家人珍貴回憶的房子賣出。對於他們來說,房子是保值升值的投資和生財工具,他們不會與自己的房子談戀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