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6日星期五

不能忘記過去,怎能開闢將來? - 占飛

2011年12月16日 - 信報

落葉歸根是家園

1842年以前,香港還是小漁村,是英殖民者把它發展為城市。漁村本身沒什麼可回憶的歷史可言。就算有,殖民者能抹掉的便抹掉,減少當地人的反抗。此所以一個小小的宋王台,港英也以發展的需要為理由,拆毀、搬遷、在另一處地方重放。重放便失去了本來的歷史意義了。這樣做,都是為了消滅香港本身的歷史。

至於殖民者本身的歷史,殖民者的集體記憶,他們亦無意保留。畢竟侵略及殖民並不是光彩的事,保存下來,有什麼價值呢?此所以滙豐銀行建了又拆,拆了又建,從沒有人反對。督憲府在香港淪陷的日治時期加建日式塔樓及日式瓦頂,成今天的模樣,戰後並無還原。可見港英並不太計較什麼集體記憶。

二戰以後南來香港的多是遺民,有些還夢想有朝一日可以還鄉。那時,許多家居都稱為「寓」。「寓」者,非永久的居所也,只是客居之地而不是落葉歸根的家鄉。到八十年代,這個把居所稱為「寓」的習慣才慢慢消失。

去殖民化

長久以來,港人從來不覺得這個城市有歷史,值得保留,作為香港的認同。不是辛亥革命百周年臨近,也不會忽然要發掘孫中山在香港的「史蹟」。不是回歸,港人也不會忽然察覺:原來香港這個城市也有歷史,並有主體性。問題是,究竟這個主體性有什麼實質的內容?是不是幾年來大家興致勃勃談論的核心價值呢?說來說去,還是說不上什麼具體的內容。

擺脫了殖民地身份的國家或地區,總要「去殖民化」,把殖民地時代的標記重新詮釋,改變用途,或為紀念館,或為博物館,甚或旅遊點。隨之另建新時代的標記。回歸之後,香港也有金紫荊廣場、新政府總部,可惜這種種只取悅了內地遊客,不足以減輕港人對舊記憶、舊建築、舊街道的緬懷。原來香港的自我不在當下而在昔日,這十多年港人的反「去殖民化」,正正反映出回歸後的特區建構新主體性的失敗。不能忘記過去,怎能開闢美好的將來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