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日星期四

以愛為名,虐待子女 - 占飛

2011年11月21日 - 信報

社會很多悲劇發生,往往由於「應該知道的人不知道」(People who should know, but don’t)。不懂得教仔教女,卻偏偏要為人父母;不懂得作育英才,卻偏偏要為人師表;不懂得治國平天下,卻偏偏要為官從政;the list goes on。最近教育局宣布,為減輕學生壓力,會在未來三年隔年停辦小六學生的全港性系統評估及中一編班試,竟然有老師和代表教育界的立法會議員出來反對,可見很多應該知道考試之惡的人還是不知道。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青春國度令人嚮往,因為裏面的年輕人幾乎全無考試壓力,柯景騰努力讀書只是為了「媾女」!考試也許是現代人的第一大焦慮。從三歲幼童到十八歲少年到二十餘歲的青年,全世界起碼有五分一人口飽受考試的煎熬。這個數字還未把「緊張過自己考試」的考生家長、近親和老師包括在內。

汰弱留強

的確,升學競賽、分優辨劣和汰弱留強,已成今日教育的本質。在這個大前提下,什麼都可以犧牲。孩子遊戲的權利沒有寫進聯合國憲章或者基本法,但誰不知道孩子天性好玩;只是父母要孩子入名校、讀好書,不得不狠下心腸去打壓孩子這種天性;誰不知道把孩子送到十萬八千里的外國,是拿親情作賭注;但為了不讓孩子給考試折磨和標籤,很多父母只好做這個「美麗而蒼涼的」決定,忍痛割愛。

諸如此類大大小小的家庭悲劇,天天都在上演。考試制度最麻木不仁和罪大惡極的地方,是迫使父母以為子女前途着想的名義來傷害他們,張愛玲稱這種對親人的精神虐待為「愛的凌遲」。

考試這個制度,做得最有效率的一件事情,就是大量製造失敗者。政府、社會、傳媒、家庭、名校和大學攜手建立一套僵硬、苛刻的一元化「成功觀」:優秀的孩子一定要讀名校,頂尖的孩子一定要讀名校中的名校,否則就是失敗,說得好聽就是underachiever,不好聽就是loser。

自我歧視

莘莘學子不要以為考入大學就算是mission accomplished,可以安枕無憂。大學本身有它的排名和等級制度,可說是優劣分明,高下立判;大學生「內化」(internalize)了這套價值觀,有時不用別人歧視他,他自己都會歧視自己。

這套邏輯從幼稚園到大學一以貫之,導致學生長期活在焦慮與挫敗的陰影之中,缺乏自信,自我形象低落。不管他們做得多麼好,似乎還是不夠好。這種揮之不去的挫折感,對很多學生的成長,與其說是影響,倒不如說是消耗,是某種吞噬。青春本是人生的黃金歲月,年輕人應該活得瀟灑而自信,但非人的考試制度、不得喘息的競爭和自己跟自己和別人的無休止、無了期的比較,卻把他們大部分變成damaged goods。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