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0日星期四

土地拍賣「不尋常」收回的迷思 - 信報社評

2010年9月30日 - 信報

政府昨天拍賣位於柴灣和粉嶺兩幅地皮。這是政府推出多項冷卻樓市措施,冀增加土地供應後,年內第三次主動賣地。位於粉嶺的地皮以近四億六千萬元成交,高出底價近四成,更創同區地價新高紀錄。但柴灣地皮卻因沒有發展商出價而收回。收回土地之舉,為十多年來所未見,「事不尋常」,令外界對這次規模不大的賣地結果,留下不少問號和迷思。

地政總署副署長羅思善對於沒有發展商出價承投,最終收回地皮,強調此舉反映發展商沒有購入「興趣」。而地產發展商解釋,由於柴灣地皮四周為墳場,而且地皮附近的斜坡,維修成本及日後一旦出事所引起的法律後果難以評估,在成本效益的「理性衡量」下,決定棄投。這番解釋,多少有助消除外界對發展商故意棄投壓價的一些猜想。

對於粉嶺地段以高價成交,柴灣地皮卻無人問津,有物業測量界分析認為,這是發展商「策略性」購入土地儲備的結果。對樓價升值潛力大的地皮,興趣盎然,但樓價升值潛力低的土地,則不予問津。由於柴灣地段舉目所見皆為墳場,如此景觀,當然無法把落成的物業「豪宅化」,因而使樓價難以升值。很明顯,景觀成為物業目前和未來價值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今回香港物業市場的升勢,比九七香港回歸前不遑多讓,市場氣氛熾熱,要求政府壓抑樓價、協助市民置業的呼聲日益響亮。樓價一再上升,無論在香港或中國內地,無疑都與貨幣流動性膨脹有關。大量貨幣追逐有限資產,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目前,市場利率遠低於自然利率,所謂自然利率,是指貸放資本需求正好等於儲蓄的供應,二者相均等時的利率水平。按照奧派經濟學家的分析,一旦市場利率遠低於自然利率,便宜的資金成本,不僅扭曲了市場價格訊號的正常發現功能,亦刺激投資者、包括企業家對信貸信用的需求。當需求增長超過現有的社會儲蓄額,其不足之數,必須靠為此增生的銀行信用來補充,也就是靠「通貨膨脹」。信用愈膨脹,流動性愈大,而信用資金瞄準投資增值回報,也使資產價格的泡沫愈厲害。

直至目前,香港「豪宅」物業價格升勢凌厲,這些「投資增值高」的物業,其「價格」的傳導作用不斷蔓延到中下價物業市場,這個現象,既說明了今回物業價格上升循環的本質,亦反映即使政府刻意推出適於用中小型物業發展的地皮,藉此增加中小型住宅物業的供應,但政策成效令人存疑。很清楚,物業有居住棲息的實用價值,也有投資增值的價值。昨天賣地,無論結果是政府缺乏周詳考慮、輕率推出「劣質土地」有以致之,還是發展商「策略性」購入土地儲備,交易結果的「市場訊息」清楚指出:物業的「價值結構」更偏向「投資的增值」。換言之,市場的買家多傾向考慮物業的升值潛力,致使以「居住價值」為主,不論景觀,也就是那些缺乏升值能力的物業地皮,令追逐利潤最大化的發展商「不屑一顧」。

樓價飆升,炒家磨拳擦掌,有人認為,按照市民的購買力,升幅已超出「合理水平」。若然相信這判斷正確,理性的選擇,是待樓價從不合理的水平大幅回落時,從失敗的「炒家」手中低價購入。然而,若希望分享樓價的未來升值,盼及早「上車」,而要求政府資助,由於資助的資源來自納稅人,因此,資助政策便需要公平而合理。究竟應該資助市民「置業投資」,還是協助他們解決「棲息居住」的問題?顯然是「政策理性」的關鍵所在。更重要的一點是,在目前熾熱的物業投資周期中,「資助投資」只會進一步扭曲市場結構,資產泡沫膨脹得更快,也使未來市場調整的廣度更大,傷害更深,政府必須謹慎處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