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0日星期四

從根本入手助孩童學自律

2010年09月30日 - 蘋果

要孩子學習自律的確令家長十分頭痛,開學已兩星期,仍有家長向我訴說早上張羅孩子上學的苦況。早上鬧鐘響過後孩子仍賴在床上,老大不願起床,三催四請,甚至要出動「人肉起重機」;也有孩子做甚麼事都「慢半拍」,穿衣慢、吃飯慢、做功課慢,家長已急如熱鍋上的螞蟻,孩子卻仍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家長應如何「拆招」?

了解背後原因想對策

對付「慢郎中」孩子,我們的心理學家認為必須先了解他行為背後的原因,例如孩子吃飯吃得慢,就要了解是不是外在的環境因素,如吃飯時電視令他分心,難以集中精神進食;又或是吃飯前吃了太多零食,已沒有飢餓的感覺;甚至是用餐時間不固定,令孩子難以適應。家長找出背後原因,自然會有相應的解決對策。

很多孩子都有賴床的習慣,針對這情況,家長不應一面倒怪責孩子,應該同樣透過行為分析來想出對策,首先了解為何孩子不願起床,是不是太晚上床,令他欠缺充足的睡眠?還是環境太嘈吵,或因半夜要上洗手間?了解了原因後,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商討解決方法。

時下很多孩子被標籤為「港孩」,主要是由於父母及家中長輩過份溺愛。父母若希望孩子長大後能獨立自主,就必須學習督促和放手,從小開始教導孩子自我管理,建立生活自理能力。自理、自立和自律的行為,透過重複練習變成習慣,只要父母向孩子提出清晰合理的要求,提供一個有利環境,孩子就有機會養成良好習慣。

撰文:協康會青蔥計劃總經理鄭家寶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