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7日星期二

美國對抗中國海軍「反介入」戰略

2010年7月26日 - 信報

美國和南韓昨天展開三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日本自衞隊四名軍官亦首度以觀察員身份,隨戰艦進行「觀摩」。這場備受國際矚目的軍演,表面是美韓聯手,向北韓展示軍力,以阻嚇「北韓再作挑釁行為」。但在軍演之前,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官員齊聲強烈反對,認為此舉只會加劇地區緊張,並損害到中國的利益。很明顯,這場軍演爭議,暴露了中美海權角力劇化的趨勢,美國力圖衝擊中國海軍「反介入」(Anti-access)戰略的底線,令中美關係面臨巨大考驗。

美國一直密切留意中國海軍的發展,二〇〇四年底,中國發表國防白皮書,提出優先發展海軍。兩年後,即二〇〇六年,美國國防部發表了「四年防務評估報告」(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2006),一再清楚指出,中國是美國的潛在競爭對手,中國軍力擴張,勢必打破傳統的軍力平衡,危害美國的軍事優勢。報告提出必須提升美國海軍力量。到今年三月,備受各方矚目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二〇一〇》出籠,雖然報告沒有再三「針對」中國的字眼,但海軍戰略部署則從強化太平洋艦隊規模,轉而強調面對他國的「反介入」和「區域鎖扣」(Area-denial)戰略時,提升美國海軍介入的能力,以確保美國全球作戰優勢。

美國海軍這種戰略改變,其實暗藏針對中國近年在潛艇及飛彈能力提升的威脅。中國透過「反介入」和「區域鎖扣」,即拒阻任何艦隻進入,並以導彈或反艦導彈力拒來犯,作為攻防戰略。近年美國艦隻進入中國鎖定的海域,包括在東海或南中國海,遭受「漁船阻截」,並不令人感到奇怪。事實上,隨着中國經濟崛起,貿易運輸、原油供應航道安全等問題,與經濟及國家利益保護的關係千絲萬縷,發展海權委實無法避免;加強海權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軍事分析家甚至認為,海權能力是區別作為「區域大國」或「全球大國」的一項重要標準。

今次美韓軍演,可以說是美國利用「天安號」事件作為一個切入點,與南韓聯手大規模軍演,航空母艦作戰群游弋東海一帶,試圖打破中國海軍「反介入」戰略。但中方明確反對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進入黃海,雙方的海軍戰略博弈,牽涉具體而重大的國家利益,對中美關係的確是一次實實在在的考驗。

面對亞太區海軍勢力均衡改變,包括中國和印度海軍力量的擴張、美國積極維持太平洋的海軍優勢,東南亞國家可謂處於「夾縫」之中。二〇〇八年底,新加坡「國際關係研究中心」(RSIS)和印度「國家海洋基金」(NMF)便攜手舉辦了一次規模相當大的論壇。在論文結集(今年初出版)的序言中,兩位軍人學者—Sam Bateman(澳洲皇家海軍准將)及Joshua Ho(新加坡海軍上尉)形容東南亞是「三文治中間的肉塊」。日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莉到河內出席東盟地區論壇,以及連串舉動,拉攏東盟之心「溢於言表」,無疑可視為美國整體軍事戰略的一部分,配合美韓軍演,以制衡中國軍力坐大。

很清楚,美國力圖打破中國海軍的「反介入」和「區域鎖扣」戰略,早已成為近年的既定方針。據美國軍人學者Michael McDevitt(官至海軍少將)的策略建議,中國打破西太平洋的海軍勢力平衡,形勢已呼之欲出,美國必須採取行動。解放軍海軍與美國海軍之間是一場「能力的比拚」。當中國海軍提升了「反介入」的能力,美國必須相應加強「介入」的力量。可以說,中美兩國之間的矛盾與衝突,除了貨幣及經濟利益的博弈外,軍事上的博弈,在今次美韓軍演爭拗中暴露出以海權爭奪為焦點,展現了一個多層次、包括戰略、軍事科技以至在《聯合國海洋公約》上行為合法性的法律闡釋角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