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0日星期二

知錯已是盡頭時 - 占飛

2015年2月7日 - 信報

西方講人生規劃,背後的哲學基礎是個人主義,首要知道自己的「召喚」何在,而要知道自己的「召喚」,必須先認識自己。可是,要認識自己,談何容易?兩千多年前,蘇格拉底已經教導人要「認識自己」!但有多少人能做得到?記得法國哲學家沙特臨死前曾慨嘆:「人生不過是不斷犯錯,到知道錯在什麼地方時,生命已經到了結束的時候了!」沙特也如此,何況一般人?

還記得喬布斯2005年在史丹福大學的開學禮上的著名演講嗎?雖然只得短短十五分鐘,卻多發人深省之處。他開宗明義便說,人生的種種際遇,恍如兒時玩的遊戲:「連接各點」(connecting the dots)。在一張白紙上,有數十個散落各處的點,寫上1、2、3、4、5……的數目字。按照數目字次序畫線,把各點連接起來,便成一幅圖畫,或是一頭狗,或是一架飛機,這便是「連接各點」的遊戲。



隨心所至

喬布斯以自己一生為例。他中學畢業時固然不知自己的「召喚」為何,進入Reed College就讀時,也茫茫然不知此生要幹什麼,讀大學所為何來。退學後,旁聽字體學及美術設計課程,亦不知將來有何用。為了追尋人生意義,他經歐洲往印度遊歷,求啟發領悟,回到美國,仍是方向不明。這些經歷都是他青年時的點,當時沒有任何可連接之處。

悠悠數十載後,他才發覺哪些點對日後發明的蘋果電腦、手機等等極有作用。但他強調,這一切都是「事後孔明」,回首前塵才能把「各點」連接起來。換句話說,他的成功不是規劃得來。他並奉勸諸生,青春時即管「隨心所至」(follow your heart),做個人喜愛的事,不必太計較是否「連接各點」。

他日有所成就,自然會發現「各點」是如何連接起來的。這即是說,年輕時不必注重具體的規劃,只須勇於聆聽內心的「召喚」,做自己喜歡做、愛做的事便可。關鍵在於,找到個人的志業之前,千萬別放棄,別妥協、別委曲。如此,方能成大事業。

喬布斯的忠告簡單直接:「隨心所至」,了解自己的「召喚」,遠遠比什麼人生規劃(或生涯規劃),更加重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