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日星期二

冬季鍛煉 - 姚怡超

2014年11月29日 - 信報

一入秋冬雨季,對於喜歡睡覺的我真是又愛又恨:愛的是,我可以享受棉被的溫暖;恨的是,我最怕每天從被窩中跳到可怕的冰冷世界中。所以,我每每見到有人在冬天到戶外鍛煉身體,甚或游冬泳,我必然一萬個尊敬。但是,我心想,鍛煉養生這是否唯一的方法呢?

冬天養生,其中一個理論是補腎。在寒冷的季節,人體也進入了一個新陳代謝相對較低的時段。由於身體各個臟腑的代謝率降低到一年來的最低程度,所以當我們面對惡劣天氣的時候,保護生命正常活動的任務就落到腎臟了。中醫認為腎中的精微物質,是保持身體能夠維持正常運作的東西。腎氣充盈時,則精力充沛、思想敏捷、步履輕快。在冬天,人體在嚴寒的考驗下,腎的功能更為重要。所以,在冬季養生和鍛煉的基本原則就是「藏」。所謂「藏」,就是指人們會自動多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去收「藏」熱量。在中醫的立場,也就是盡量收藏匾的精微,以抵抗嚴寒的能力。除了食物外,還有哪些方法去增強腎氣和「藏」呢?

(一)合理進補

大家都應該知道冬天是進補的最好季節,為來年的身體打好基礎。選擇包括溫性食物,例如合桃、枸杞、龍眼肉;溫腎壯陽食物,例如羊肉、韭菜;滋補腎精的食物,例如海參、地黃等。注意的是,並非只選高熱量、高營養的食品,或偏向某一種食物方法。

(二)早睡晚起

《黃帝內經》中論述四季養生時,也認為冬天萬物凋零,人也應該閉藏。「早睡」當然是一個良好的習慣,「晚起」是等到太陽升起才起床,令意花安靜,陽氣平靜、心情平和,這樣有利於減少身體不必要的消耗,也減輕腎臟的負擔。

(三)平日運動

叩齒吞唾:齒為骨之餘,所以叩齒可益腎、堅腎。方法是每天分三至五分鐘一次用力開合牙齒。叩齒時有聲為合。而吞唾的原理也是腎在液為唾的原因。舌抵上顎,待唾液充滿口腔後,便可慢慢吞下。每天三次為合理。

(四)睡前浸腳

腎經起於足部,主穴為足心湧泉穴。每天睡覺前浸腳,可以加強腎經運行,同時,可找兩顆哥爾夫球於足心作刺激,以加強效果。

(五)室內鍛煉

在冬天,運動對於提高體質的意義不大,主要是保持身體狀態良好。由於在戶外溫度太低,會有一定的風險,所以還是在室內較適合。我們認為,「形不動,則不通,精不流,則氣鬱結、百病生。」在冬天,散步、氣功、太極等運動,既安全,也可以氣血宣通,筋骨強實,袪邪抗病。

不過,在「藏」之餘,也不可積聚太多內火。內火的源頭是吸收太多熱量高的食物或環境溫度太高。結果內熱引致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在下焦蕩熱,可誘發痔瘡,在中焦,會出現便秘、口渴、尿黃等;在上焦者,會表現咽喉炎、口腔黏膜潰瘍等。如果有此情況,可能需要食用蘿蔔去熱。所以有俗語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找醫生開藥方」。意思就是在冬天吃蘿蔔去清除內熱,令人減少內心引起的病。

姚怡超中醫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