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6日星期四

仲秋防乾燥 - 許懿清

2014年11月6日 - 信報

下筆之時節氣已過了霜降,此文見報之翌日就是立冬,今年閏九月,氣溫涼得較遲,但該季當令之「邪氣」是不會因氣溫與時節不配相配而「怠工」的,「燥邪」已在不知不覺間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地出現了。

中醫學認為秋天肅殺、以燥邪最為突出,秋天亦是肺臟當令之季節,肺喜潤而惡燥,因此,肺在秋季是最易為自然界中的「燥」所傷之臟。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病邪從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氣乾燥的症狀,如鼻咽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燥基於其性質之不同,分為兩種:偏於寒的「涼燥」及偏於熱的「溫燥」;秋燥是外感六淫(邪)的病因之一,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出現乾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種秋燥症狀。秋燥症主要表現為全身燥熱、口唇乾裂、心緒不寧,有些人會易長口(唇)瘡,或出現咽喉腫痛等症狀,甚至長出紅而痛的面瘡。

何謂涼燥?

涼燥:感受秋涼燥氣而發病,即秋燥之偏於寒者,臨床表現初起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鼻鳴鼻塞,類似感受風寒,但本病有津氣乾燥的現象,如唇乾燥而焦、乾咳連聲、胸悶氣逆、兩脅竄痛,皮膚乾痛,舌苔薄白而乾等症,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損而出現的寒燥症狀。表證偏風寒,津虧較輕,舌紅苔薄白,脈浮數。

溫燥:感受秋季天亢旱燥氣而發病,是秋燥之偏於熱者為溫燥。臨床上表現初起頭痛身熱、乾咳無痰,咳痰多稀而黏、氣逆而喘、咽喉乾痛、鼻乾唇燥、胸悶脅痛、心煩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邊尖俱紅等症,是肺受溫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現的燥熱症狀。表證偏風熱,津虧較重,甚化熱傷絡,胸痛咯血,舌紅苔黃,脈細數。

近日,很多人被鼻咽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一連串不是「大病」却頗為惱人的不適不時「騷擾」。是典型的秋燥為害之影響。溫燥見於初秋天氣尚熱或久晴無雨的時候;涼燥則開始於深秋天氣轉涼之時。會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乾燥和體液丟失等症狀,並傷及人體肺部,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燥邪」。

聲音沙啞:秋燥諸症之中以咳嗽最為常見,口、喉、咽部位也是最容易判斷身體是否乾燥之處。症狀較輕的會出現聲音嘶啞,喉嚨疼痛以及口腔潰瘍等症狀;有些人會咳嗽,聲啞氣喘不停,特別容易於傍晚後發作,進而令人無法安睡;體質差或該時處理得不好的人會將這種因秋燥而致的咳一路持續到入冬仍未改善,或轉變為其他其嚴重的疾患。

鼻敏感:中醫認為,鼻敏感多為肺虛所致。適逢秋天,鼻黏膜會因「秋燥」而變得特別容易敏感,時有痕癢,或許會搓揉鼻子,因鼻黏膜之毛細血管豐富而表淺,會因搓揉頻繁而導致流鼻血。更多人的症狀經常打噴嚏及「鼻水長流」,甚至「鼻塞」,呼吸不暢,當患上外感時,以上症狀會加重,肺弱者更會在外感病癒後,症狀仍不消退,以中醫學之治病求本的精神來處理,治鼻敏感宜以固肺氣,防秋燥為首要。

皮膚乾燥:秋冬時皮膚也特別容易乾燥、搔癢甚至皸裂。對濕疹或一些過敏性皮膚疾患者,會經常覺得皮膚癢及乾,特別是長者或糖尿病患者,他們的肌膚較容易喪失水分,變得更易乾燥,甚至「爆坼」,愈癢則愈抓,皮膚更易損傷,此時最重要的就是要補水,要多喝水,沖涼之水溫不宜過高,浴後要搽潤膚露,也可以多喝防秋燥及潤肺的湯水。

對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補充水分,建議可早晚喝暖的淡鹽及蜂蜜水。

作者為註冊中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