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0日星期一

掌控情緒的鑰匙 - 陳志耀

2014年10月18日 - 信報

有位老爺爺,他在路上遇見一個小朋友紅着臉、跺着腳,嘴裏還不停地碎碎念。他走了過去,問:「孩子,為何生氣?」孩子都快要掉下淚來了,說:「班裏有個同學,總是板起臉,別人跟他打招呼不回應也就算了。今天自己忘記帶作業,被老師罰抄,竟把氣出在我身上,哪有這樣的人呀?我以後也不要跟他說話,他活該受罰!」父母們,如果孩子回家跟你說起這件事,你會如何回應他呢?

想法影響情緒

如果類似的情節發生在我們身上,你的反應會如何?若我們細心一點,會發現每個人產生的反應與情緒卻不盡相同。有些人可能抱怨一輪以後就忘記了,但有些人卻因為這樣情緒備受困擾。試想想,如果外面忽然下起大雨來,你的反應會是怎樣的?你會感到心情頓時變得很沮喪,還是頓時多了一分盼望,希望看見雨後彩虹?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里斯(Albert Ellis)曾經做過一項研究,嘗試利用下雨天這個客觀環境,研究人們會否因為外在環境的轉變,而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他認為人們對下雨天有不同的情緒,是來自於人們對下雨天所持的想法、態度、價值觀等。那就是說,當我們對下雨天有一種負面的想法時,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曾經有個電視廣告,它正好利用了下雨天來做背景,鼓勵人們要對生命充滿希望。父母們,孩子遇上下雨天時,可以認為「上天是不喜歡我的」,也可以認為「其實下雨沒什麼好怕」。你認為哪個想法產生的情緒較正向、較積極?

環境不能操控

事不擾人,人卻自擾。很多時候,孩子往往將掌控自己情緒的鑰匙,不自覺地放在外在環境或別人的手上。試想想,如果孩子的情緒,總是受着環境的順逆、別人的喜惡而波動,你感覺他們的情緒狀態是怎樣的?也許你會希望,每天都是晴天,孩子遇見的人都是和藹可親,這樣孩子每天都很快樂,不易鬧情緒。但是,我們更明白,這樣的世界並不真實。外在環境不會因為我們的情緒而轉變,亦很難要求每個人都和善、易相處,但我們能夠改變的,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及情緒反應。當孩子遇上不合理的事情時,替孩子分析事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可以合宜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同時要讓孩子明白,情緒鑰匙可以在自己的手中,可以選擇不讓自己的情緒受到影響。

聽完小朋友說的話,老爺爺摸了摸孩子的頭,他問:「你知道快樂的竅門是什麼嗎?」孩子搖頭。其實,沒有人能從我們手中拿走掌管情緒的鑰匙。父母們,如果你也發現,有時候把情緒的鑰匙交給了孩子,然而當你意識的一剎那開始,你就已經能夠重新取回情緒的主導權。

作者為LPDR教育系統設計者及啟導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