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3日星期一

工程進行中 - 馬露明

2013年11月2日 - 信報

我其中一項最大的優點,相信也是最大的缺點,就是力求完美。因此我不會做一些明知自己一定做不好的事;但當我決定要做一件事情時,就會付出百分百努力和盡最大的能力去完成。這種處事態度本身是很好的,但仍需承認這也是我最大的缺點,因為這意味着我有點完美主義的傾向。我喜歡把書桌上的物件安置成互相垂直;我會把衣服依顏色排列;更會把事情做完一遍又一遍直至覺得完美為止。

喜歡讓事情變得「完美」是一場必輸的仗,因為人所共知世上沒有真正的完美。即是說,我令自己──更很可能令身邊的人──增添了很多壓力。

完美孩子不存在

然而我發現在這方面我並不孤獨。當我細心觀察這個城市,便看到很多人也在不同面向中尋找「完美」。有些人希望在外表上變得完美,為此拉面皮或整容,讓自己看似雜誌上的模特兒;有些人想擁有完美的履歷表、完美工作,甚或「完美家庭」,但我看到最多的還是希望孩子「完美」的家長——一個典範級孩子,千依百順、有完美的學業成績、不會情緒波動或發脾氣、不會專橫霸道或慵慵懶懶,同時是個音樂演奏家及獲獎無數的運動員。我很想見見這個孩子──因為他根本不存在!

我很高興能夠認識一些幫助孩子盡力做到最好的家長,但看見一些要求孩子完美的家長便感到痛心,因為這些家長最終都會充滿挫敗感,而孩子最終則變得憤怒。

我看過一篇很好的文章,用了一個很貼切的比喻來說養育子女的情形。有人到陳列廳尋找一輛沒缺憾的車。假如他看到一輛車缺了車窗,他不會滿意,因為他期待的是一個完成品。可是,假如他參觀車廠,看到在生產線上的車沒有車窗,他不會感到驚訝,因為他知道車窗最終都會在生產過程中安裝好。

每個人都是工程

養育孩子就如處身車廠的生產部,孩子永遠不是一件「完成品」,而是「工程進行中」,他們會犯錯、會忘記事情、會遺失物品、會發脾氣,也會達不到我們的期望。但這不是說我們不應在這些情況上幫助他們,而是我們需要明白這些缺點必定會存在。當我們明白養育孩子就像一條生產線時,與他們相處的時候便能緩解很多挫折,因為我們只是為他們「添加配件」和幫助他們發展。與其期望孩子是陳列廳裏的車,我們更應該接受他們在生產線上的錯誤和協助他們。

我相信無論是家長與否,都會知道我們全都是進展中的工程。假如我們自己都不能「完美」,更不應期望孩子可以做到。我記得曾經有家長向我訴說,她的長子打弟弟,令兩兄弟爭執起來,他們都很生氣,然後把怒氣訴諸為身體暴力。我問這兩兄弟他們的媽媽對此有何反應,他們說她很生氣,並以打他們作懲罰。當家長把怒火以某種方式表達時(在這情況中是打),孩子也會傾向以相同的方式發洩情緒。但假如我們承認自己作為成年人和家長也是不完美的,也需要改善自己的缺點,我們會更容易卸去這些對孩子的期望。

讓我們記住,每一個人都是進展中的工程,我們和我們的孩子也是。

教育系碩士、JEMS Learning House校長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