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0日星期六

學習動機心理學 - 崔日雄

2013年3月29日 - 信報

經常遇到家長抱怨子女並非讀書材料,老師投訴學生專注力不足,只顧沉迷於打機或上網,對學習顯得毫無動力,但對於一些成年人認為是不務正業的事情卻一學即會。

作為父母或師長,我們要透徹地了解學生的動機為何,例如打機、上網背後有何需要,是為了投入同儕活動、獲得成功感、尋找刺激或是逃避面對功課?學生縱使無心向學,背後總有其原因,我們不應單就表現來認定學生不是讀書材料或對他們的能力加以否定。相反,要激發學習動力,我們首先要對他們信任和有正面的期望。既然問題主要源於心態,所以一切亦應從心理方面入手。

哈佛大學有心理學教授曾對教導者本身的心態作出一項研究,他們在學期初向一群新任幼稚園或小學老師指出,其班內安排了數位有較佳學習能力的「資優生」,但老師們並不知道這些學生名單。然而,在學期結束時,這群學生的成績竟然大有進步。過程唯一改變的是教導者的態度,因為他們被引導對某些學生有更高的期望,學生因而對自己也產生了更高的期許。

自證預言

教導者在不自覺間,以語氣、表情及態度,傳達了對學生的期許,這些期許改變了學生的自我認知;因為相信學生有進步潛質,便會更樂意作出額外的教導和要求,故學生進步的機會亦因而大增,心理學上,這現象稱為「自我應驗的預言」。

相反,一個認為學生並非讀書材料的家長或老師,會把這些負面期許傳遞給學生,為不理想的成績歸因為能力不足,並積極尋找如職業訓練的另類出路,這樣他們便自然地信以為真,因而對需要刻苦的學習失去動力。

學生對學習經常感到力有不逮,很容易會相信自己有各種各樣的學習障礙,什麼「讀寫障礙」、「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數學運算障礙」便往往和自己聯繫上來。從輔導者的角度看,他們只是在解釋其成績未如理想的原因,是由於外在因素,他們所說的,不是不想做,而是不能做得更好,故不要催促他們,更意味着現在的表現乃由父母所造成的,錯不在自己。他們愈是這樣想,學習動機只會愈低。父母及老師要做的,首要是改變自己和學生對成績未如理想的想法。

成敗歸因

有研究就曾探討過學生對挫敗成因的理解與學習動機的關係,學生的歸因信念會隨着時間而改變,學生一般在起初階段會傾向作出穩定和內在的歸因,例如覺得個人能力和努力非常重要,但到後期他們的歸因傾向則有所分別,經過多次失敗的學生會減少相信穩定和內在歸因,而成功者卻會維持他們之前的歸因傾向。事實上,要把持續的失敗看成自己資質與智能問題,確實會令人自尊受損,當事人會不自覺地改變歸因方法來對自我形象作出保護。

簡單來說,動機理論指出高動機的學生會把個人成敗歸因為努力是否不足;相反,低動機者傾向把成敗歸因為一些如老師的教學質素、運氣或資質等外在及不可被自己控制的因素。

很多成績較差的學生會認為頭腦不夠靈活是與生俱來的,是不能控制的,說成「學習障礙」或「天資不足」等原因,那就是說問題不能根治,儘管下次努力,仍會覺得自己頭腦不靈活而欠缺信心,學習動力亦自然受影響。

較具熱誠的學生則會一直相信一些不穩定的因素,例如努力是否足夠及臨場表現等,因為把不成功原因看成為不穩定因素會使人每次也感到有成功的機會,只要一直抱有希望,熱誠便較能維持下去。相信學習能力差,只是暫時性和可被控制的,例如因為學習根基不足或學習方法失效,以致成績未如理想;這樣,問題的成因便變得可以被改善,在往後的考試將較有動力對症下藥,力求令自己的頭腦更為靈活。

我們首先要相信學生的能力,並要引導把學習表現理解成因為一些不穩定或過渡性的因素,而且是可以被控制的,不要讓他們相信有注定的失敗,這樣,學習者才會對自己的表現有較大的期望和動機。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學生輔導網絡主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