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7日星期四

記者的水平 - 李純恩

2013年1月16日 - 蘋果

明星跟模特兒女友拍拖六年,最近一次旅行回來,記者報道的時候,形容他們「預支蜜月」。

這都是甚麼年代了,還用這麼老土的形容。

記者用「預支蜜月」這四個字,不外乎想告訴人們,這兩個人睡在一起了,有性關係了。但是,拍了拖六年的一對情人,睡在一起很出奇嗎?他們沒有試過睡在一起才出奇!記者報道八卦新聞,應該多多報道出奇的事件,比如一對男女,拍拖六年沒有親熱過,這就有點出奇,就值得報道。反之,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也拿來說故事,就顯得自己沒見識,少見多怪,大驚小怪,是記者的大忌。


這些道理,今天的香港記者不大明白,比如只要在報上看到有人死了,在停屍間門口,在殯儀館裏,記者見了死者的家屬朋友,一定會有這句形容:神情哀傷。死人了,不神情哀傷,難道歡欣鼓舞?坐在殯儀館裏的人,即使內心狂欣鼓舞,表面也要表現得神情哀傷,這是人之常情,不足為怪,不值「報道」。如果有一天,記者發現殯儀館裏竟然有一個「來賓」不但神情不哀傷,還手舞足蹈,欣喜若狂,大叫「死得好!」那才值得重點說明,拍照報道。

這是報道的分寸,也是常識。偏偏今天的記者小朋友最缺這兩樣東西,他們整天沉緬於人家「預支蜜月」,不厭其煩,每次都煞有介事報道出來,真叫人看得「神情哀傷」。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