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1日星期二

原來,沉默不是金 - 陳頌紅

2012年9月11日 - 信報

根據《心理科學》,UCLA心理學教授Michelle Crask與精神病學家Mattew Liberman的研究報告指,要減輕恐懼感、要走出陰霾,原來不是逃避它、忘記它,也未必是挺起胸膛面對它,而只需要把害怕時的心情大聲說出口,就能得到改善。

研究人員在戶外地方放置了一個透明容器,裏面有一隻大蜘蛛。八十八個有蜘蛛恐懼症的受試者要逐一走近容器,愈近愈好,若有可能的話,伸手去摸一摸牠。之後,受試者分成四組,進入實驗室,裏面同樣放置了裝有蜘蛛的容器。第一組受試者,要盡量詳細描述自己之前和現在的反應及感受,例如「我看到一隻令人毛骨悚然的醜陋蜘蛛,我真的感到很害怕、很焦慮」;第二組受試者,要用一些比較中立的詞語,嘗試去減輕當時的恐懼感,例如「只是一隻小蜘蛛,根本不能傷害我,我豈會怕牠」。第三組受試者則描述一些跟蜘蛛完全無關的事情;而第四組,只需要默默看着蜘蛛,不用作出任何描述。一星期之後,受試者要進行另一次接觸蜘蛛實驗,研究人員會從他們走得多近、以多少時間走近、有沒有接觸蜘蛛,以及手心出汗量去評估他們的恐懼感。結果發現,曾經詳細描述自己如何懼怕蜘蛛的一組受試者,比另外三組的進步明顯大,他們走得最近、走近時間最短,手汗也最少。

Liberman指出,腦裏面有一個名為腹外側前額葉皮層的區域,當我們為情緒扣上標籤,例如「我很害怕」、「我感到非常焦慮」時,就會即時對該情緒進行調節,所以,我們愈懂得把內心不安詳細描述出來,腦袋就愈有能力為我們減輕那種情緒帶來的副作用。如果把恐懼壓抑,反而會為自己所恐懼之物,創造更誇張想像力,加深害怕情緒。

人老精,鬼老靈,活地亞倫於《情迷羅馬》中在飛機內大喊「我最討厭氣流,你看,又有氣流了」,原來有科學根據。如果某天你乘飛機,聽到機艙內有人全程慘叫「我最怕乘飛機,怕得要命」時,你大可以走過來跟我say hi,或者,打暈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