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7日星期四

創意乾枯玩食字 - 占飛

2012年9月27日 - 信報

所有語言都有雙關語,都有食字gag,但說到食字之普遍及深入民間,恐怕以中文為首。原因又是一字那麼簡單:中文音少字多,有太多同音字和近音字,有利押韻及食字。民間不玩食字,實在對不起「好玩」的中文呀!

先講食字「進步」的地方。中國有個傳統壞習慣就是避諱。除了避皇帝諱,還要避長者諱,不能直呼其名,不能直書其字,怎麼辦?只好用同音字或近音字代替,甚至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另一個字,所以有「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為了避過當權者的監察、壓迫,只好玩食字,這是民間的消極抗議。「草泥馬」就是食字;張敬軒說香港好在有「豉油」(自由),還有「樽鹽」(尊嚴),都是食字。這樣的玩食字,有何不好?

玩食字會玩得過火,就等於講笑話講到過火的差,會變成爛gag一樣,無可避免。自由市場,良幣之外,必有劣幣。電影將「屍骨未寒」這句成語玩食字變成《屍骨未亡》,博君一粲,旨在吸引看官的注意而已!《切爾諾貝爾屠亡實錄》則是東施效顰,不知所謂,比「屍骨未亡」更爛。

思想懶惰

笑話分許多級數:踩蕉皮、脫褲、講粗口,觀眾會本能的發笑,是最低層次的笑話,甚至視之為低級笑話亦無妨。可是,笑話的成敗不在高層次或低層次。無論層次高低,能引人發笑,便是「成功」的笑話。再講得坦率一點,最低層次的笑話,都好過無法引人發笑的笑話。

我對食字亦作如是觀。最低層次的食字gag,都好過無法引人發笑的gag。最低層次的玩食字,只要能引起注意,便是成功的食字。「屍骨未亡」當然是最低層次的食字,跟以踩蕉皮、脫褲、講粗口來引人發笑一樣的低層次。可是,近如「語言偽術」,便是高層次的食字,已近乎「機智」(witty)矣!

幸好食字不會劣幣驅逐良幣,民間玩食字,源遠流長,無可厚非,讓劣幣自然淘汰好了。讀者實在不必過於介懷,亦無須大加撻伐!這些年,香港廣告界、公關界、電影界、電視界、報章等玩食字變本加厲,皆因創意乾枯、思想懶惰,不肯花心思想出「機智」的妙句吸引受眾;最容易、最就手便是玩食字──什麼「AJ(煙迹)冇晒」──弊在客戶又收貨,那食字又怎會不泛濫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