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5日星期三

史上最強五部大電影 - 蒲東


2012年8月10日 - 信報

今個星期炒得最熱的國際電影新聞,就是權威的英國電影學會(British Film Institute,下稱BFI)的官方雜誌Sight and Sound十年一度的「史上最偉大電影」選舉中,希治閣的《迷魂記》踢走了雄霸這個選舉五十年的第一位、Orson Welles執導的《大國民》。無論是攝影技法和人性描繪,又或是對後世電影工作者的啟發與影響,《大國民》一直被譽為史上最優秀電影,今次被《迷魂記》奪走了寶座,很多傳媒認為是互聯網與DVD的興起,令世界各地更多人有機會觀看電影,人們看電影的口味以至整個電影行業都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你可能會質疑,希治閣是英國導演,由英國機構選出來一定有所偏袒吧?筆者可以告訴你,這個選舉找了八百四十六位世界各地的影評人、電影發行商以及業內人士投票,作假幾乎是不可能的,今次大會還加設了「世界導演最喜愛電影」選舉,找來三百五十八位大導演如活地阿倫、昆頓塔倫天奴、馬田史高西斯、哥普拉等做評判,這班當世影壇命脈,眾所周知最愛的電影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

其實只要比較過影評人與導演們選出的「最佳電影」,不難發現頭十位其實都是那幾套,只是次序有所不同罷了。心水清的人就會發現這些電影全都是描繪人類的愛與恨,包括人與人或人對環境的愛惡糾纏,因為這是最能打動人心、感染力最強的元素。

受篇幅所限,今次筆者只介紹「史上最偉大電影」頭五位。當然,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最愛,但這是八百多位專業人士選出的五強,絕對應該一看,看過這幾部電影,你得到的不止是娛樂,還可以擴闊眼光與思考空間!

第一位:《迷魂記》1958年
緊張大師經典 錯綜感情動人

由緊張大師希治閣導演,占士史釗活及金露雲主演,這套電影在十年前的BFI選舉中,以五票之差輸給《大國民》,今次卻以三十四票之多贏了《大國民》。

其實這套電影當年上映時幾乎沒有人留意,票房亦平平,但隨着年月過去,它的評價便愈來愈高。故事講述占士史釗活飾演的主角因畏高辭去警探之職轉行當私家偵探,他受朋友所託,負責看管疑似撞鬼的太太金露華。經過一段時間相處,占士愛上了金露華,惜金露華因抑鬱症由鐘樓跳下身亡,占士當然傷心欲絕,過了不久,卻出現了另一個相貌一樣只是髮色與打扮不一樣的金露華,占士深深愛上她,但兩個截然不同的金露華背後,原來隱藏着一項大陰謀。

筆者在這裏不想說穿,因為意想不到的橋段正是《迷魂記》最有價值之處, 這部片由最初不被重視,到2008年成為美國電影協會最驚悚電影類別的No.1,及至現在被世界各地的專業電影人選為史上最偉大電影,證明它絕對經得起時間考驗,是真正的經典。

除了故事懸疑結局出乎意料外,占士史釗活與金露華那段錯綜複雜的感情亦是各位電影人加分的原因,這個故事模式亦為後世不少電影所引用,如《本能》導演保羅就承認,該片的靈感就是來自《迷魂記》。筆者再提醒大家,看《迷魂記》前不要看劇情介紹,一口氣把電影看完,你會感到刺激萬分,手心冒汗,並領略到這套五十四年前的作品是如何出色。

第二位:《大國民》1941年
光影技法先驅 抗爭意味加分

《大國民》之所以能長期佔據各大專業電影協會「史上最偉大電影100」選舉的No.1,除了因為片中有不少開創先河的攝影技法,如開首一幕以多重分鏡、不同角度影着主角Kane的城堡,但每個分鏡的中間位都是一輪月亮,以一連串的鏡頭暗喻整個故事都是圍繞着Kane這位億萬富豪的一生。又例如在講Kane離世一段,他斷氣後手中扼着的水晶球跌在地上,水晶球圓滑的玻璃面反映出護士走過的情況等等。諸如此類的光影技法,都被後世萬千電影仿效,又或推陳出新。

不過技法只是該片成功的一小部分原因,它能在電影史上永垂不朽,最主要是因為電影的故事性、對主人翁Kane極深入立體的描寫。

《大國民》講述報業大亨Kane的一生,透過記者與五位曾經跟Kane共事或生活的人物的交談(Kane的監護人銀行家、報社總經理、Kane的好友兼專欄作家、他的第二任太太、豪華邸宅管家及圖書管理員),勾勒出這個傳奇人物的生命片段,在不同人眼中,Kane有着不同的特質,或者說是Kane在事業、感情、政治觀念和個人性格的演變,對他的多面性格(其實是所有人類共有的)作極深入探討,再加上可悲的結局,令Kane這個外表精明霸道、內心卻脆弱不堪、表裏不一的人的心理狀態,描繪得極之細膩。在《大國民》出現的四十年代,所有電影的角色塑造,非黑即白,像Kane角色性格的立體深入,是前所未有的。

而在電影推出時,那時真正的報業大亨William Randolph Hearst覺得《大國民》是在影射他,挖苦他,他更用盡權力與金錢阻止該片公映,但當年只有二十四歲的導演Orson Welles毫不懼怕,力爭到底。這種為了自己的作品而豁出去的勇氣,得到了後世所有電影人的景仰《大國民》能成為偉大電影,背後的抗爭意義為電影加了不少分。

第三位:《東京物語》1953年
神級導演淡淡哀愁極品

這是一部連黑澤明都要拜服的日本電影神中神小津安二郎的代表作,電影描述一對老夫婦到各地探望子女,卻被子女當人球般拋來拋去,覺得他們是負累,只有次子遺孀對兩老最好。當老夫婦中的妻子死後,她的長女只對其遺物感到興趣,長子則匆匆趕回東京,三子也為了看棒球比賽趕回大阪,只有次子遺孀留下來幫助處理後事。

電影內容描述一段極其平凡的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表現當時日本家庭生活中父慈子孝傳統觀念的破滅,對當代日本社會生活的家庭倫理作了仔細分析。全片沒有兩老與子女的激烈衝突和戲劇性的情節變化,但卻以極貼近現實的人物形象,生活化的動作和語言,在淡然中透露出極高的戲味,這也是小津電影妙到毫巔之處,是他電影中「淡淡哀愁情懷」的代表作,與中國人所說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不謀而合。

第四位:《遊戲規則》1939年
法式華麗道盡人性醜陋

法國電影大師尚雷諾名作,講述了幾段錯綜複雜的男女關係,描繪上流社會的奢侈、情慾與虛偽,片中描述法國飛行員Andre完成了用二十三小時飛越大西洋的壯舉,當他回到家鄉,卻不見「女友」Christine接機,在老朋友Octave的幫助下,Andre來到Christine與丈夫Robert舉行的派對,Andre見到Christine與其丈夫Robert的親密,呷醋之餘還要向Christine表白。同時,Robert與派對中的女賓客有染,幾段錯綜複雜的男女關係與秘密,在這場華麗奢侈的派對中引發出一幕又一幕人性的醜陋,比起前三位的電影,尚雷諾明顯對人性的看法較為負面,全片的場景、人物衣飾等都華麗至極,但觀眾看到的,卻處處是黯黑撒旦的影子。

第五位:《日出》1927年
默片大師引發人性思考

由英年早逝的德國默片大師穆瑙執導,以夫妻之間的感情,呈現出鄉村、城市的對比,以及人性的脆弱與自私。《日出》講述作為主角的丈夫背叛妻子,迷上來自城市的蕩女,並聽她的慫恿計劃將妻子淹死。當丈夫與妻子坐船去到湖中央,敏感的妻子突然察覺丈夫面有難色,驚訝之餘衝到岸上,並跳上一列火車,丈夫也跟隨上了火車。天性善良的丈夫想得到妻子的原諒,但心死的妻子始終表現冷漠。火車去到城市,兩人下車後見到五光十色的大城市,慢慢重拾夫妻之間的感情。但乘船返家途中遇到大風雨,妻子掉入河中,本想殺死妻子的丈夫會怎做?本片突顯了夫妻間關係的複雜性,關係好的時候相濡以沫,但邪惡之念卻又可以讓丈夫起殺機。愛情為何物?結婚承諾又有多少人能遵守?本片留給觀眾很大的思考空間。

片中一幕丈夫意圖行兇戲,被後世譽為經典,受它影響的有1951年George Stevens執導的社會倫理名片《郎心如鐵》,又或波蘭斯基1962年的《水中刀》,甚至是1999年由麥迪文主演的《心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